杭州海纳环保

主营反渗透、纳滤膜元件

服务热线:15325713979

技术文章

ARTICLE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超低压反渗透膜性能下降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

超低压反渗透膜性能下降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

更新时间:2025-10-09点击次数:47
  在水处理领域,超低压反渗透技术因其低能耗、高效率的优势被广泛应用。然而,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,超低压反渗透膜的性能往往会逐渐下降,影响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。深入探究其性能下降的原因,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至关重要。
 
  导致超低压反渗透膜性能下降的首要因素是污堵问题。原水中携带的悬浮物、胶体颗粒以及微生物等杂质容易在膜表面沉积形成滤饼层,阻塞水流通道。这些污染物不仅减小了有效过水面积,还增大了水流阻力,使得产水量降低。同时,它们可能会压迫膜材料,造成物理损伤,进一步恶化膜的性能。针对这种情况,加强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。采用砂滤、活性炭过滤等多级过滤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有机物,减少进入反渗透单元的污染物负荷。定期进行化学清洗也是必要的维护手段,使用合适的酸或碱溶液冲洗膜组件,溶解并去除附着的污垢。
 
  化学降解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素。水中存在的氧化剂如余氯会对聚酰胺材质的反渗透膜产生氧化作用,破坏膜的结构完整性,导致脱盐率下降。为防止此类损害,可在预处理阶段添加适量的还原剂,如亚硫酸氢钠,以中和残余氯。此外,控制进水pH值在适宜范围内也有助于减缓膜材料的水解速度,延长使用寿命。
 
  操作压力不当也可能引发性能衰退。过高的压力虽能短暂提高产水量,但长期如此会加速膜的压实变形,使膜孔径缩小,增加透过阻力;而过低的压力则无法克服浓差现象,导致盐分透过率上升。因此,优化系统的操作压力至关重要。通过在线监测产水量、脱盐率等指标,结合经验数据调整泵的工作参数,找到较佳工作压力点,既能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,又能避免对膜造成过度应力损伤。
 
  温度波动亦是影响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。高温环境下,水的粘度降低,有利于提高通量,但同时也加剧了膜材料的膨胀效应,可能导致密封失效或机械强度减弱;低温时,溶液黏度增大,扩散系数减小,同样不利于溶质分离。为此,应尽量保持进水温度稳定,必要时可采用热交换器对进水进行恒温处理。
 
  除了上述外部因素影响外,膜自身的老化过程也无法避免。长时间连续运行会使膜材料逐渐疲劳,出现微裂纹等缺陷。定期更换老化严重的膜元件是恢复系统性能的根本方法。同时,建立完善的日常巡检制度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,对于延缓膜的老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。
 
  综上所述,超低压反渗透膜性能下降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通过强化预处理、合理控制运行参数、定期维护保养以及适时更换老化部件等综合措施,能够有效缓解膜性能衰减速度,确保水处理系统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。
 

 

返回列表
  • 服务热线 0571-88587247
  • 电子邮箱

    kandy-ai@hn-jcm.com

关注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5 杭州海纳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浙ICP备17048202号-4

技术支持:环保在线    sitemap.xml